金融知識國民讀本
作 者: 本社
I S B N: 9787504942999
頁 數: 304
開 本: 32開
封面形式: 簡裝本
出 版 社: 中國金融出版社
出版日期: 2007-1-1
內容簡介
這是一本大眾化的金融知識普及性讀物。全書內容分為三部分:一是金融的基礎理論和基本知識。從貨幣、銀行的產生說起,介紹有關貨幣、銀行、證券、保險、理財等方面的概念、功能、原理,以及產品種類、服務項目等常識。二是各種金融服務與產品的操作性知識和相關風險提示。介紹人們在使用金融產品、接受金融服務,以及與各類金融機構打交道過程中涉及的有關規定,規則,操作方法與技巧,風險的識別、防范與控制等實務。三是中央銀行的有關知識。介紹中央銀行的功能、職責、作用,及其與人們日常生活和社會經濟生活密切相關的業務知識。在表現風格上,本書運用簡潔、通俗、生動的語言,圖文并茂的形式,結合人們耳熟能詳的典故、案例等,來解釋專業的金融術語、概念以及復雜的經濟金融現象和人們普遍關心的經濟金融問題。
第一篇 開啟金融之門
貨幣:開啟金融之門的“鑰匙”
孔方兄、阿賭物
從“以物易物”到貨幣做“媒”
“買賣”的秘密——早期的實物貨幣
“金子!……寶貴的金子!”
貨幣的價值符號:紙幣
紙幣揭秘
“無腳走遍天下”:電子貨幣
錢非萬能,但沒錢萬萬不能
貨幣的“規矩,’:貨幣制度
錢多未必好:紙幣流通規律
經濟運行的“脈搏,’:價格指數
“劫貧濟富”的通貨膨脹
經濟衰退的“幽靈”:通貨緊縮
貨幣供應量“三兄弟”
錢的“價格,’:利率
計算利息的方法
格林斯潘的“魔棒”
貨幣兌換的價格:匯率
升值貶值為哪般
固定還是浮動:匯率制度
銀行:金融機構家庭的“老大哥”
證券市場:風云變幻的“大舞臺”
保險:同舟共濟渡難關
家庭理財:管好您的錢袋
第二篇 打理金融生活
走進銀行:享受便捷的現代生活
投資證券:在機會與風險中“淘金”
攜手保險:從容面對“飛來之禍”
服務“三農”:為了希望的田野
第三篇 走近中央銀行
中央銀行:金融體系的“神經中樞”
貨幣政策:宏觀經濟的“調節器”
金融穩定:宏觀經濟大廈的“基石”
金融服務:春風化雨,潤物無聲
附錄
……
主要參考書目
后記
今天做明天的交易: 遠期和期貨
假如某人三個月后有一批大豆要賣出,但他判斷大豆價格三個月后將會下跌,他該怎么辦呢?
假如某企業兩個月后要購買一批原油,但他判斷未來兩個月內原油價格將會大幅度上漲,這家企業該怎么辦呢?
遠期和期貨能夠幫他們解決上述難題。遠期和期貨都是交易雙方約定在未來某一特定時間、以某一特定價格、買賣某一特定數量和質量資產的合約。所不同的是,期貨合約是期貨交易所制定的標準化的合約,對合約到期日及買賣資產的種類、數量、質量都作了統一規定。遠期合約則是根據買賣雙方的特殊需求由買賣雙方自由訂立。在期貨交易中,買入的一方叫做多頭,賣出的一方叫做空頭。在上面的例子中,賣大豆的人可以以一定價格賣出三個月期的大豆期貨,三個月后按照約定價格出售大豆。到時,如果現貨市場上大豆價格果真下跌了,他就實現了套期保值的目標。購買原油的企業則可以以一定價格買入原油期貨,等合約到期后按照期貨價格購買原油。到時,如果市場上原油價格果真上漲了,該企業就規避了原油價格上漲的風險。
期貨可以分為商品期貨和金融期貨。商品期貨以實物商品為標的物,而金融期貨則以某種金融資產為標的物。商品期貨的標的物可以是玉米、大豆等農副產品,也可以是銅、鋁等金屬產品以及石油等能源產品。金融期貨的標的物是某種金融資產,如股票、外匯、債券、股票指數等。
期貨交易實行保證金制度,即買賣期貨雙方并不需要全額支付,而是預先繳付3%~15%的保證金。也正因為如此,期貨交易最大的特點就是能夠以小博大,只需要付出少量現金,就可以實現數倍乃至十倍的交易規模。所以期貨交易風險很大,投機性很強。為了降低風險,期貨交易都實行逐日盯市制度,即每天期貨交易所都會計算交易雙方的損益情況,一旦損失接近保證金數額時,交易所就會要求其追加保證金。如果不能追加保證金,交易所就會停止其交易資格。
由于期貨可以鎖定未來的交易價格,因而也成為企業和個人鎖定風險的重要工具,就像上面的例子那樣。
期貨市場具有“發現價格”的作用。由于期貨交易供求集中、流動性強,交易量和交易價格高度透明,交易價格反映了市場供求雙方對商品未來價格走勢的預期,所以期貨價格能夠比較準確地反映商品價格的走勢。
指數也可以買賣: 股指期貨交易
如果您持有某只股票,您會面臨股票波動的風險。風險可能是由于與這只股票相關的個別因素造成的,比如公司績效滑坡,這種風險被稱為非系統性風險; 風險也有可能是由于整個股票市場行情不好引起的,比如整個股市價格下跌,這只股票價格也隨之下跌,這種風險被稱為系統性風險。對于非系統性風險,您可以通過“把雞蛋多裝幾個籃子”,構建投資組合的方式來分散風險,也可以通過股票期貨或期權來鎖定風險。但是投資組合無法規避系統性風險,您也不大可能為您的投資組合中每一種股票都訂立期貨或期權合約——這么做的費用太高了!
股票市場誕生以來,人們一直在尋找有效規避系統性風險的工具。人們發現股票指數與股票市場整體價格走勢是一致的,能夠反映市場價格整體波動情況,于是人們就開始嘗試在股票指數的基礎上開發出可交易的期貨品種。1982年,第一只股票指數期貨終于在美國堪薩斯期貨交易所誕生了。
股票指數看得見,摸不著,怎么解決可交易的問題呢?人們就給股票指數每一個點賦予一個價格,比如,香港恒生指數每點的價格為50港元,也就是說如果恒生指數上升一個點,該期貨合約的多頭每份合約就賺50港元,空頭則虧50港元。那么指數期貨合約到期時怎么交割呢?股指期貨合約到期時并不需要交割指數或者股票,只要根據指數漲跌和每點價格來計算對應的現金,直接進行現金結算就可以了。我們來看一個具體的例子。
某投資者看持有總市值為100萬港元的10種在香港上市的股票,該投資者預期將來由于某種原因香港股市可能會整體大幅度下跌。為規避這一風險,在恒生指數15000點的人們上志出2份3個月到期的恒生指數期貨。三個月后股市果然大幅下跌至135000點,該投資者持有股票的市由100萬港元貶值為90萬港元,股票現貨市場損失10萬港元。但該投資者在恒生指數期貨市場上卻盈利15萬港元(1500*50-2=150000),除了彌補現貨市場的損失外,還有盈利5萬港元。
股指期貨在為人們提供避險工具的同時,也提供了投機工具,在某種程度上放大了風險。股指期貨可以像其他期貨品種一樣,利用買進賣出的差價進行投機交易。目前我國正在積極準備條件,股指期貨破繭待出。
注冊免費下載 金融知識國民讀本.txt
附件列表
您所在的用戶組無法下載或查看附件
詞條內容僅供參考,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
(尤其在法律、醫學等領域),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。